作者: 来源:艾滋病研究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2-12-27
(一)研究工作
实验室紧紧围绕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问题,专注于解决艾滋病及其区域高发机会性感染的流行病学与预警预测、艾滋病及其区域高发机会性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等研究方向,在2022年度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为广西乃至东盟国家的艾滋病的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 分子传播网络研究指导中国(广西)-东盟艾滋病精准防控。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广西最大样本量的艾滋病人群治疗队列,基于长队列大样本的研究首次发现广西主要流行毒株以老年男性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且发现广西主要流行的01AE亚型毒株的免疫恢复较慢、疾病进程较快、生存时间较短,向广西卫健委提出将HIV筛查纳入到老年人体检的建议。上述研究结果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中科院二区,Top期刊,IF=19.568)、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AIDS Research Human Retrovirus等杂志发表6篇SCI论文。
2. 系统阐述广西-东盟高发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流行与免疫特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发现TM感染可诱导肝细胞细胞焦亡,从而诱导机体肝损伤。TM感染可诱导小鼠和AML-12细胞发生细胞焦亡,主要表现为AIM2、caspase-1/-4、Gasdermin D和焦亡相关因子上调。此外,使用VX765(caspase-1/-4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M感染诱导的细胞焦亡。综上,我们初步揭示了TM感染通过诱导细胞焦亡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TM感染患者肝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Virulence上(中科院二区,IF=5.428)。此外,我们构建了TM-绿色荧光蛋白(GFP)菌株、TM-荧光素酶(LUC),首次成功建立小鼠-TM潜伏再激活模型,通过在小鼠体内构建TM潜伏激活模型,不仅模拟了真菌在人体内部的动态过程,为研究TM在机体发生的潜伏感染状态提供模型基础,系统阐述了可变剪切在TM中的作用机制,发表论文1篇,投稿SCI文章1篇,申请专利2项。相关研究被微生物学顶尖综述杂志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IF=50.1291)发表的TM综述全面引用和点评。
3. 新冠感染可变剪切数据库构建与新冠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取得新进展。我们通过手动收集、整合和重新分析了公开数据库中数千个具有RNA-seq数据和相关临床/表型信息的样本,最终开发出了一个以新冠肺炎可变剪切图谱为特色的综合数据库:CASA(http://www.splicedb.net/casa/)。CASA具有允许用户按微生物名称、组织、区域和特征(例如,项目ID、组织类别、AS类型)进行搜索的界面,提供感兴趣的AS事件的详细信息,并可在特定条件下在所包含的级别内进行可视化。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转化医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科院二区,IF=8.5)。我们还首次证实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的调控因子PAPOLG在SARA-CoV-2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敲降PAPOLG后,炎症反应得到缓解;此外,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炎症的同时,生物钟基因表达也显著下调,导致生物钟紊乱,其中生物钟基因Bmal1在生物钟紊乱和炎症因子风暴之间发挥关键作用。
4. “天然免疫抗HIV和HCV感染的分子机制”获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科技计划的资助下,我们发现Siglec14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天然免疫通路从而发挥抗HIV-1感染的新机制;发现 Jun/AP-1是HIV-1调控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s)增殖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关键;发现HIV-1高暴露不易感 (HESN) 人群中表达异常升高的SHP-1是HIV-1的潜在抑制基因,提示SHP-1可能通过调控IFN-I通路影响HIV-1感染,IRF7、TBK1等因子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系列研究成果扩展了HIV和HCV感染的天然免疫范畴,丰富了天然免疫的理论,基于这些创新性的发现,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5. 形成艾滋病抗病毒精准治疗方案。在艾滋病治疗方面,通过建立的特色小分子化合物库,筛选了一批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潜在药物,并且部分药物可以协助免疫功能发挥作用,是良好的免疫治疗辅剂。在广西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下,我们以合并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TM)的(HIV/TM)患者为对象,利用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住院患者的治疗结局,发现XGBoost ML 模型性能最佳,可以很好地预测感染 T. marneffei 的 HIV/AIDS 患者的住院结局,在TM人群的死亡率预测和高危因素识别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中科院一区,IF=4.78)、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中科院三区,IF=3.090)等专业期刊。此外,我们研发的艾滋病耐药检测芯片技术,可以检测目前流行的30多种耐药位点,获得了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金奖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二)研究成果
2022年,实验室共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子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1项。在国内外专业领域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3篇,其中SCI论文31篇,最高影响因子19.56,大于5分的12篇,总影响因子171.91。中科院一区,二区论文15篇。申请专利6项,授权专利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和创新创业奖5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7人。
(三)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1. 队伍结构
本实验室研究团队是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科研素质高、团结协作的科研队伍,学术骨干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及较丰富的防治工作实践经验。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3人,高级职称15人,博士21人。目前实验室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比例77.8%。
实验室主任梁浩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优秀专家,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认可委生物安全评审专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与防护装备分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病等常委,是广西新发传染病学分会的主委,在国内传染病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经常在全国性的大会担任主持或做主题发言。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子课题6项,国家重点研发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美国NIH项目2项,目前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已经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60多篇,获广西、重庆等省部级科技奖励合计4项。实验室副主任叶力教授和蒋俊俊研究员,拥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均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 团队建设及人才引育
实验室始终秉承“外引进,内培养”的人才培养引进制度,以“培养艾滋病防治领域具有领导力、创新力、实践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青年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由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人才梯度建设。实验室在2022年育人方面成绩斐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青年骨干,安三奇教授入选广西医科大学杰出青年培养计划(资助额200万元),梁冰玉副研究员和崔萍副研究员获得广西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人选,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19.56分。青年骨干晋升职称3人,新晋博士生导师资格1人,获得5项国家级项目的资助。培养硕士博士毕业27人,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申请获得创新创业课题9项,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赛获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金奖和银奖2项、第十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通过一些系列举措优化了人才团队结构,提升人才科研水平,也为广西公共卫生领域输送了大量优质的人才。
(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 对外开放和科普宣传
实验室通过建立实验平台共享机制、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开放式考核和激励机制等三个机制,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本年度实验室面向相关研究和实验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全面开放服务,共约200人次。实验室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2022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广西仅有三项获此殊荣。
2. 设立开放课题
2022年目前实验室在研的开放课题3项。所有开放课题均有序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在专业领域杂志发表了SCI和中文核心期刊3篇。
3. 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
与中国CDC、泰国清迈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越南太原医药大学和缅甸体育卫生部等签订合作协议,牵头建立了首家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HIV和新冠病毒等病原体的鉴定和进化变异研究。实验室人员通过线上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5人次以上。实验室梁浩教授、叶力教授、蒋俊俊研究员受邀在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15次。继续与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联合推进美国NIH项目《中国HIV感染者的戒烟干预》的实施,共同合作在JMIR Formative Research发表论文。此外,实验室还与中国CDC、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8人。
4. 完善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
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为学校统一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成立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并建立、执行学术委员会指导机制。本年度在原有管理基础上,结合当下疫情现状,依据《新冠疫情下实验室管理制度》、《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流程》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册及实验活动标准操作程序。由实验室管理老师对新入室做实验的研究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的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并进行生物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室研究工作,本年度共培训42人次。此外,还开展实验室减灾防灾知识宣传、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广西病原卫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