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艾滋病研究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12-29
(一)研究工作
实验室紧紧围绕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问题,专注于解决艾滋病及其区域高发机会性感染的流行病学与预警预测、艾滋病及其区域高发机会性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广西特色生物资源抗病毒药物筛选研究等研究方向,在2021年度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为广西乃至东盟国家的艾滋病的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助力广西艾滋病疫情精准防控。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内最大样本量的广西-东盟艾滋病人群队列,首次基于现场样本开展广西-东盟艾滋病的时空传播规律研究,发现越南北部四省与广西部分边境城市存在潜在的跨境传播关系。首次通过分子传播网络证实女性性工作者在农村老年男性HIV-1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开展广西边境地区耐药传播网络研究,吸毒人群可能是将耐药位点传播到异性性行为感染人群的桥梁人群。上述研究结果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中科院1区,Top期刊,IF=7.163)、Frontiers in Genetics(中科院3区,IF=4.599)等期刊发表。
2.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本实验室联合国内外专家在柳叶刀子刊《Lancet Global Health》(中科院1区,Top期刊,IF=26.763)发文,向全球呼吁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TM)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应在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方面给予更多关注,文章发表后,引起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然后系统阐述了TM感染可通过诱导人巨噬细胞M2样极化来促进其在细胞中的存活,从而逃逸宿主免疫杀伤的具体机制(Virulence,2021,中科院2区,IF=5.882)。还详细阐述了16例马尔尼菲蓝状菌病人的组织CD86的特征表达(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2021,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1.527)。此外,也发现外泌体来源的microRNA与HIV合并TM的疾病进展有关(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2021,IF=4.003)。
3. 新冠病毒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实验室关注艾滋病病人的新冠疫苗注射情况,建立了艾滋病病人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人群队列,并分析了新冠疫苗在艾滋病人群接种的可接受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然后依托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从新冠输入性病例中分离出德尔塔毒株,这是广西区内首次成功分离新冠毒株,为开展新冠病毒研究提供有力工具。针对新冠免疫机制,我们创新性地开展可变多聚腺苷酸化对免疫相关基因的调节在COVID-19感染中的作用研究,首次报道COVID-19患者可变多聚腺苷酸化和可变剪切的基因动态变化图谱,以及涉及的病毒转录免疫相关类别途径(Frontiers in Immunology,2021,中科院2区,Top期刊,IF=7.561)。我们还首次在COVID-19患者体内而非细胞系中证实了m6A的分子特征,对COVID-19患者的新型治疗策略的开发具有价值》(Genes & Diseases,2021,中科院1区,Top期刊,IF=7.103)。此外,实验室还针对新冠疫情的预测预警做了相关研究,发现ARIMA模型和ARIMA-GRNN模型的疫情预测最准确,研究结果对了解特定地区新冠疫情发展趋势以及防疫措施的准备提供重要参考(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2021。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
4. HIV感染相关的免疫机制研究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答辩资格。在HIV感染的免疫机制方面,我们开展了HIV长期不进展人群的单细胞测序、HIV引起铁死亡的具体机理、HIV通过糖酵解维持了HIV/AIDS患者体内长期炎症反应、HIV导致CD4+ T细胞焦亡的免疫机制、HIV引起的肠肺轴导致HIV肺部潜伏的作用机制等系列前沿性的基础研究,上述研究成果部分正在整理成论文,部分已经发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2021,中科院2区,IF=5.293)。本实验室在HIV的天然免疫方面的研究积累已久,成果突出,扩展了HIV感染的天然免疫范畴,丰富了天然免疫的理论,基于这些创新性的发现,2021年申报广西自然科学奖,获得了一等奖的答辩资格,由于疫情原因,目前尚未答辩。
5.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顺利。在艾滋病治疗方面,通过建立的广西特色小分子化合物库,筛选了一批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潜在药物,并且部分药物可以协助免疫功能发挥作用,是良好的免疫治疗辅剂。在广西重点研发项目的 资助下,我们通过大样本的抗病毒治疗队列,系统阐述了广西病毒学失败的影响因素、抗病毒治疗病人的诊断预测模型、CD4/CD8比例对肾损伤的影响等,为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科学指导,初步形成一套针对广西的艾滋病精准治疗方案,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中科院3区,IF=3.835)、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中科院3区,IF=3.090)等专业期刊。此外,我们研发的艾滋病耐药检测芯片技术,可以检测目前流行的30多种耐药位点,获得了广西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目前正在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的中科天使基金洽谈后续合作事项。
(二)研究成果
2021年,实验室共新增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资助率超35%),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1项,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专业领域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6篇,其中SCI论文25篇,最高影响因子26.763,大于5分的9篇,总影响因子133.892。中科院一区5篇,二区论文3篇(2021年升级版)。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授权专利2项。
(三)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1. 队伍结构
本实验室研究团队是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科研素质高、团结协作的科研队伍,学术骨干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及较丰富的防治工作实践经验。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高级职称15人,博士19人。目前实验室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73%。
实验室主任梁浩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优秀专家,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认可委生物安全评审专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与防护装备分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病等常委,是广西新发传染病学分会的主委,在国内传染病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经常在全国性的大会担任主持或做主旨发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子课题6项,美国NIH项目2项,目前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已经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60多篇,获广西、重庆等省部级科技奖励合计4项。实验室副主任叶力教授和蒋俊俊研究员,拥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均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 团队建设及人才引育
实验室始终秉承“外引进,内培养”的人才培养引进制度,以“培养艾滋病防治领域具有领导力、创新力、实践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青年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由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人才梯度建设。实验室在2021年育人方面成绩斐然,梁浩教授获得广西创先争优奖、全国五一劳动奖,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青年骨干,如蒋俊俊博士获得了我校唯一的广西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人才项目。青年骨干晋升职称5人,并获得了4项国家级项目的资助。培养硕士博士获得学位18人,系列措施充实了实验室的人才队伍,优化了团队结构,也为广西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 对外开放和科普宣传
实验室通过建立实验平台共享机制、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开放式考核和激励机制等三个机制,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本年度实验室面向相关研究和实验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全面开放服务,共约200人次。针对学生感染者人数逐年增多的情况,实验室联合广西CDC等单位联合组织 “2021防艾专家进校园开展防艾知识宣传系列活动”,实验室主任梁浩教授、副主任叶力教授和蒋俊俊研究员、梁冰玉、潘沛江、刘洁、蒋家晓等老师先后到8所高职院校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讲,相关活动在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旅游评到《法治最前线》栏目播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还指导实验室学生制作了《新冠疫苗的特别接待》的科普视频,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作品大赛优秀奖。
2. 设立开放课题
2021年目前实验室在研的开放课题共5项,资助额度15万元。所有开放课题均有序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在专业领域杂志发表了SCI和中文核心期刊3篇。其中受资助的王娜博士,今年还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自然科学科学基金。
3. 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
实验室联合广西预防医学会、广东预防医学会和海南预防医学会于2021年10月14-15日在桂林举办粤桂琼传染病实验室检测和生物安全学术交流会暨广西新发再发传染病学术交流会,邀请张文宏教授、黄爱龙教授、武桂珍研究员等23名知名学者现场作报告,参会人员300余人次。实验室人员通过线上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2人次以上。实验室梁浩教授、叶力教授、蒋俊俊教授受邀在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12次。继续与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联合推进美国NIH项目《中国HIV感染者的戒烟干预》的实施,同时继续与美国杜克大学Thuy Le教授就艾滋病区域高发机会性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流行病学、早期诊断、病原体与宿主互作分子机制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共同合作在Lancet Global Health和Virulence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